闽江学院是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的前身是原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1958年)和原闽江职业大学(创办于1984年)。习近平总书记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期间曾兼任原闽江职业大学校长。当年他为学校提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和“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的办学宗旨,已成为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紧紧围绕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闽江学院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的若干意见》,加强内涵建设,增强综合实力,为建成东南区域知名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面向海内外诚聘“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一、招聘学科
1.人文: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
2.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统计学
3.工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
4.社科: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二、招聘条件
(一)闽江学者特聘教授招聘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自然科学类45周岁(含45周岁)以下,人文社会科学类50周岁(含50周岁)以下。
2.海外应聘者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助理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其他相应职务,或者具有连续三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且达到我省高水平大学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条件;国内应聘者(福建省除外)应在国内知名大学或高水平研究机构工作,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其中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人选还应具有一年(含一年)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
3.胜任核心课程讲授任务。
4.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
5.具有发展潜力,对本学科建设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具有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能力。
6.学风严谨,为人正派,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相应的组织、管理、领导能力,善于培养青年人才,注重学术梯队建设,能带领一支创新团队协同攻关。
7.保证聘期内每年在校工作累计达9个月以上。
8.具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或讲座教授经历的可直接招聘。
(二)讲座教授招聘条件
1.学风严谨,为人正派。
2.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国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副教授及以上职务或其他相应职务,国内应聘者应为高水平大学的知名教授。
3.学术造诣高深,在国际国内本学科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取得国际国内公认的较大成就。
4.保证每年能在受聘高校一般工作3个月以上,因特殊原因,最少不得低于2个月。
5.具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或讲座教授经历的可直接招聘。
三、支持方式
(一)工作条件
1.学校以项目形式为聘任的特聘教授提供配套科研经费,自然科学类200-30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不低于50万元;为聘任的讲座教授所带团队提供科研经费2-30万元。
2.设岗学科所在学院帮助协调组建学术团队或融入团队,提供必备的办公室、教学、科研条件。
(二)生活条件及待遇
1.人事关系转入并全职在我校工作的特聘教授享受年薪50-60万元、购房补贴或安家补贴80-100万元。
2.讲座教授享受工作津贴每年20万元、交通费3-5万元。
3.如有其他要求的,可另行面议。
四、应聘方式
符合条件人选请于2017年7月31日前填报《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申请表》或《闽江学者讲座教授候选人申请表》,并提供相应支撑材料,包括:身份证明、学历学位证书(取得海外学历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学历学位认证书)、职称证书、学术成果证明等复印件(国内应聘者须提供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证明)等,以上材料打包后统一命名“申报闽江学者相关材料”,发送至:mjurcb@163.com。
五、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福州市大学城溪源宫路200号闽江学院人才办
联系人:杨老师、陈老师
联系电话:0591-83761678
电子邮箱:mjurcb@163.com
学校网址:http://www.mju.edu.cn/
附件:
1.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申请表
2.闽江学者讲座教授候选人申请表